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高新区:为创新而生

吴天帅等 城PLUS 2019-05-20
城PLUS祝各位读者重阳愉快!


世界在变化,

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

——邓小平



01


2018 年 1 月深圳市明确了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 2035 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和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高远的目标源自于现实基础。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互联网和信息产业基础,成为吸引全球创新企业和创客人群的“硬件产业硅谷”。深圳高新区在此过程中功不可没,它的发展历程也是深圳从加工制造基地向科技创新中心转变过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图片来源:汇图网


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 11.5 平方公里,是一个从无到有、自上而下为启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而被规划出来的园区。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场化力量吸引众多的人才、资金向此聚集,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1985 年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第一个工业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这是政府推动深圳高新区发展的开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三来一补 ”[1]发展的如火如荼时,深圳市政府逐渐意识到低附加值的低端加工制造业难以为继,深圳迫切需要产业升级。1996 年深圳市政府在深圳湾畔规划了一块 11.5 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式启航。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2000 年前后园区迎来了诸多知名企业的进驻,如联想、TCL、创维、长城、华为等。2008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深圳高新区规划建设了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


如今深圳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聚集了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创新领域的明星企业,以令人惊讶的创新力异军突起,频频成为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焦点。


图片来自网络
02感知:科技集群

如果说深圳是中国年轻—代的梦想之地,那么高新区就是追梦者聚集的摇篮。这里每天都孕育着新的机遇。平均年龄低于30岁的人口构成带来的青春和梦想使这片区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将这些梦想化为现实的,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怀揣着各种梦想的“新深圳人”。


汪滔与大疆就是其中之 —。


汪滔2003年到香港科技大学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如今,汪滔研发的民用无人机,销量占全球七成以上,令“中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


2006年他和自己的两位同学来到了中国制造业中心深圳,随后成立的大疆创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香港以及美国、德国设立了分公司。2009-2014年,大疆创新销售额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美元。目前,大疆创新的市场估值已达80亿美元。


↓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TOP10排行榜,大疆创新占领77%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汪滔是众多创业者中的一个,大疆也只是高新区这个科技森林中的一个枝叶。深圳高新区目前集聚的企业超过8000家,已形成极具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科技文化、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8大产业集群。2015年高新区年产值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 429 家,其中超1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就有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不同规模、行业的企业在高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技集群,成为世界感知深圳的重要窗口。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03密度:资本与智力的集合
3.1资本密度


深圳高新区是社会资本高度密集区域,2016年高新区吸引风险投资17.25亿元,平均每公顷用地风险投资15万人民币。高新区有近8000家注册企业,从业人员45万人,2015年工业总产值5153亿元,每公顷用地的产值约为4.47亿元人民币,而1996年深圳离新区成立的第一年,其工业总产值仅为99.8亿,每公顷用地的产值约为86.56万人民币,二十年的时间里, 高新区每公顷用地的产值提升了51.6倍。


↓科苑路金融及投资机构分布示意图

 

深圳湾创业广场:已引入联想之星、京东JD+、硅谷创业者学院Founder lnstitue、创业邦、英诺厚德 、清科、天使汇、创新谷、3W、松禾、矽递科技、飞马旅、南极圈、众投邦、分享投资、梧桐会、源头创新孵化器、IC咖啡、中美创投、深圳律师公馆、深圳市孵化器协会 、同心创投等30余家优质的创业服务机构 ,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金融街:已引入招行、平安银行、中行、农行、工行 、华夏银行、华兴、国信证券、中信建设、中信证券、南京汪券、高新投、中小担、力合担保、 人人聚财等金融机构。



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清科排名50强”及国内知名的VC/PE机构,目前已有70多家意向入驻。项巨建成后,将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创新金融服务,为孵化加速成长的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3.2创意密度


深圳高新区大规模的资本聚集带来了高度集中的科技创新力量,通过高质量的专利发明、高密度的创新驱动行为和高浓度的创意孵化,形成了一个科学创新、教育培育、发明智造、企业经营、投资共赢高频互动的生态链。


自主知识产权


创意密度体现在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在鼓励创新、保护创新、重视知识产权的社会大环境下,专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最重要的筹码。对专利拥有自主权,不仅能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还是体现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深圳高新区的专利数量不仅领先于深圳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并且在全国有效开发总量占有一定比例,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二。


↓高新区发明专利数及占深圳市和全国专利的比例[2]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商学院、康奈尔大学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在基于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的全球100个科创聚落中,深圳与香港地区以“数字通信”为主要创新领域,以4121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其中深圳高新区占比 24%),成为仅次于日本东京-横滨的世界级科创聚落。


创意的发育离不开高新区创意孵化平台的支持。高新区形成了集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业基金、品牌推广等于一体的创业生态体系。截至2011年底,高新区聚集了35家银行分支机构、10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投私募基金、415家创业投融资机构、10多家律师会计师事务所、20多家评估担保机构构成的一条龙投融资服务链条,大大节约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信贷和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也构筑了初级、基础层次的资本服务体系。


↓全球著名科技聚落的专利数比较[3]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以企业为驱动:深圳高新区特有的创新格局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高新区创新驱动模式


在深圳高新区,推动创意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企业的自主驱动力,在这里形成了四个90%的创新格局——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4]。深圳高新区的企业创新历程如同一场雄心勃勃的冒险,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也决定了深圳创新强大的自发积极性和市场转化能力。


3.3空间密度


资本的密集和土地资源的限制推高了深圳高新区的空间密度。公司、投资机构、中介组织、孵化器、实验室集聚在一起进行高效率的活动,形成了与国外传统创新空间不一样的空间形式。


建筑密度

根据《深圳市南山[高新技术区]法定图则 ( 修编 )》,高新区总用地面积1152.71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650万平方米(不包括地下建筑面积、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该片区整体容积率不低于 2.3。


↓深圳高新区——高密度生产空间


建筑高度


作为在城市中心的产业园,深圳高新区里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这些高度资本化的城市空间里弥漫着各种社会关系,引领了深圳都市生产力发展潮流。


↓汉京金融中心,320 米


↓腾讯全球新总部滨海大厦,248 米


↓中国储能大厦,333 米


↓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202 米 


3.4劳动力密度
密集的劳动力分布是深圳高新区的一大特点,园区内平均每公顷土地上活动着 390 人,是德国最大的科技园区 the Adlershof Science City 人口密度(43 人 / 公顷)的 9 倍。
↓高新区高学历、年轻化的劳动力构成[5]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如此高密度的工作人口聚集为园区带来了一些特别的现象。世界目前人均办公面积为11㎡左右[6],而在深圳高新区的共享办公空间中,人均办公面积可以小至2.7㎡。 


紧凑的办公面积是初创企业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的选择, 同时也给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技术、 交换资源信息和拓展圈子的机会。不同行业的企业同在一个空间, 更容易碰撞出新的想法。这些机会和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让创业者可以享受这里狭窄的办公环境。


这个为深圳贡献约10%GDP的园区聚集了大量人口。45万人的流动使得高新区每天都在上演人口潮汐变化:早高峰从8点开始, 而晚高峰往往会一直延续到晚上10点。


04交互:咖啡馆社交
4.1咖啡馆
一杯咖啡,一个机会。创意来源于学习和交流,创意的交互往往依赖于一个开放、交流和共享的场所, 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来临之时,创业不再仅仅依赖于一个办公空间和看得见的硬件服务,更多依赖的是看不见的软服务。高新区里一杯咖啡的时间,可能是一个合作的开始,或者是一个机会的降临,咖啡店变成了多方位服务的众创空间, “创业咖啡”在园区里随处可见。


4.2展示推广
高新区企业对外交互的需求同样旺盛。在经历最初的萌芽阶段后,走向加速和成熟的企业都希望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得到合作企业及目标客户的注意。


液晶展示屏作为固定和高曝光率的展示形式受到大小企业的广泛欢迎。曾经高新区的户外液晶屏幕数量较少,一度供不应求。因此在最新开发的高新区南区深圳湾创业广场,管委会在重要的建筑外立面上设置了大量的液晶展示屏幕,以满足众多企业的展示互动需求。
↓双创周上的机器人产品展示


4.3研讨论坛
深圳高新区强调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各类关于科技创新和投资创业的研讨交流会每天都在深圳高新区上演,这是园区内部创意交互更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这些交流分享会中,各类世界最先进的创意创业想法得到交流,参与主体的协作和知识共享意识也相应得到培养和强化。
05集成:梦想孵化器
5.1“四不像”的研究机构


深圳高新区强调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各类关于科技创新和投资创业的研讨交流会每天都在深圳高新区上演,这是园区内部创意交互更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这些交流分享会中,各类世界最先进的创意创业想法得到交流,参与主体的协作和知识共享意识也相应得到培养和强化。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四不像”研究机构的典型代表,依托清华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在深圳进行产业化。自1996年创办至今,该研究院已累计孵化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办、投资了1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家上市公司。另一个“四不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由五位海归博士成立,几年时间,光启涉足超材料、空间开发等领域,已获得 3000 多件专利,在超材料领域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的86%,设立了14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平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


5.2全流程的企业服务

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系列外部服务才能实现,高新区以多元空间和服务满足了不同创新主体、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在创业的种子期,想法兑现、技术研发、担保借贷是制约企业的关键点,高新区的共享办公空间为企业提供了基本的空间和交流场所,同时创新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机构、路演服务机构等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和服务的支撑,而中小企业信贷和新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基础金融服务提供了初级的金融服务。


在成长期,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形象与品牌维护,对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金融需求也变成了更多样的成长贷、研发贷、私募股权投资等。此时独立总部用地或楼宇、相对自由的多元服务和更高等级的技术服务成为刚性需求。在此阶段的企业可以在高新区找到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等,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协助企业在海外设立公司或机构,建立国际的商务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


企业成熟期,生存的压力向保持持续的竞争力的压力转变,品牌价值实现成为长远目标。在此条件下,更广泛的融资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为此高新区建立了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有成熟的以银行、证券、担保等为代表的传统资本市场,在联交所和新三板等前沿资本市场领域也有探索,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高新区已经聚集了 35 家银行分支机构、100 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投私募基金、415 家创业投融资机构、10 多家律师会计师事务所、20 多家评估担保机构构成的一条龙投融资服务链条。
↓高新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创意孵化平台
有人将创业和创业服务分别比喻成 “淘金” 与 “送水” 。在创业大潮下,无论是办工商登记、孵化器招租、孵化器代理、法律服务和公司咨询,都可以成为一门生意。高新区里孵化器一度比创业项目还要多,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现在留下都是居于实力和特色的孵化机构。
↓高新区企业孵化过程组图

图片来源:城PLUS+言文设计
06自由:设计的艺术
6.1场景创意


产业型空间背景下,产生出了非生产的功能,进而有了艺术空间和活动。


创意性的场景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往往反映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主观所缺失的需求从而自然而然的衍生出来的能够被大多数人所体验和共享的空间变化。系统化空间的自由发展,在系统公共空间下的自由空间,容纳生活中的可能性,用艺术的语言创造出的人类现实生活,便于人们进行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深圳高新区的场景空间既体现了创新创业时代旋律,也满足了使用者简洁灵活的空间需求。


↓主旋律雕塑——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创业广场)


↓更多的交往空间


↓灵活的展示活动空间


↓结合创新主题的雕塑设计


6.2产品设计


高新区科技企业设计的产品在工业设计领域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2018 年 3 月,第 65 届德国 iF 设计大奖落幕,深圳获奖总数为 198 项(获奖数量超过前五年获奖总数之和,占据全国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近 50 件作品来自深圳高新区;2017 年德国红点奖评选中,中国有 14 件作品获得最佳设计奖,其中 2 件来自深圳高新区。位于深圳高新区的深圳市上善工业设计有限公司(AZ Design), 连续六年位列德国红点奖全球排名前十,两次获得全球设计机构排名第二,为目前中国设计机构最高排名。


视频支持:色点传播

导演:郭奇 摄像师:罗威航 郭奇 摄影助理:邱嘉文

·  ·  ·

本文为中规院城PLUS参加德国柏林AEDES当代建筑论坛所做的深圳五个案例研究之一。

城PLUS、 深圳毕学锋设计顾问机构

策划监督:朱荣远 毕学锋

策划助理:王婳 刘亚敏 杨涛 陈伙彬

案例研究:吴天帅 肖彤 张俊 刘丽绮 陈满光

平面设计: 戴伟良 杨笑 李敏 陈雅玲

空间设计:陈丽立 魏雄 张振威 汪晓旭 刘宝龙


推荐阅读:


华强北:混沌中的迭代


大芬村:“批量化”艺术


深港口岸:势差创造深圳


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深圳性: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


参考资料:

[1]http://finance.sina.com.cn/manage/crz/2016-09-21/doc-ifxvyrit2909456.shtml

[2]深圳市历年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商学院、康奈尔大学,《2017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

[4]http://news.hexun.com/2016-09-12/185990247.html
[5]未来交通实验室[6]世邦魏理仕报告 http://www.mdinteriorsdevon.com/how-much-office-space-per-person/CBRE Report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